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道嵐)本報記者從正在召開的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上獲悉,廣東穩定生豬生產工作成效明顯,今年前三季度生豬出欄2516.62萬頭,同比增長36.2%,全省生豬價格已進入下行周期。接下來,廣東將建立生豬生產跨周期調控機制,并發展家禽、牛羊等豬肉替代產品,保障群眾菜籃子。
省人大常委會去年9月審議《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全省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工作情況的報告》以來,省政府將生豬穩產保供轉型升級作為重要政治任務,落實省負總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目前全省生豬產能基本恢復正常,穩產保供轉型升級工作成效明顯。
生豬穩產保供工作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省政府及省直有關部門督促各地“抓大帶小”,引進大型生豬養殖企業的同時,通過加大用地、技術和融資扶持力度,以及推動大企業通過入股、托管等方式,支持幫帶本地中小養豬場戶升級改造,鼓勵有能力的中小養豬場戶增養補欄,提升本地養豬場戶的供應產能。
為保障生豬產業發展用地,在多層建筑方面,廣東省對符合建設安全、生物防疫、生態環保等要求的養豬設施,允許興建多層建筑,即“樓房養豬”。在農業設施用地方面,生豬養殖用地為設施農用地,按農用地管理,不需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耕地占補平衡。2021年以來,全省共審批生豬項目使用林地86宗、1.02萬畝。
在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養殖的推動下,廣東生豬養殖場戶從2017年的53.7萬個減少到2020年的16.1萬個,規模養殖比例從64.5%提高到65.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0個百分點。
2020年以來,廣東新建、改擴建生豬規模養殖場1138個,至年底可達成生豬存欄719.3萬頭、母豬存欄97.6萬頭。前三季度全省生豬出欄2516.62萬頭,同比增長36.2%。 在生豬產能快速恢復,同時受全國市場影響的雙重作用下,廣東生豬價格已進入下行周期。
目前,廣東省級儲備凍豬肉1.47萬噸,實際在庫1.43萬噸(部分在輪換期);市級儲備凍豬肉目標3.31萬噸,實際在庫3.48萬噸。針對近期生豬價格變動情況,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密切關注省內及區域內其他省份市場豬肉價格預警信息,做好臨時收儲準備。